第303章 太史慈-《重生三国:大乔不想当寡妇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兴平二年一战后,刘繇被孙策所败,他不得不跟随刘繇退至豫章,可因为神亭酣战,刘繇对他起了疑心,怀疑他和孙策之间有异,便寻了让他留下断后的由头,将他和部下尽数丢弃了,还对外宣称他是叛逃。

    此后,前无进程,后无退路,不得不遁于芜湖,亡入山中,暂且在山中苟且度日。

    而建安二年,孙策征讨丹杨七郡,二人再次相逢,彼时,太史慈和祖郎是丹阳郡中最大的山越势力,孙策只身入寨,只对他说了一句,“旁人容不得你,我伯符知你。”

    从此他甘心情愿为孙策所用,带着祖郎等一大批山越兵卒,归顺孙家,孙策还将海昏等六县单独交给他来治理掣肘,也曾有许多的将领和文士在孙策面前弹劾,甚至告诉孙策,他得了海昏六县,便会生出异心,反叛孙策。

    连他自己也得承认,他不是没这么想过,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计划。

    他至今还记得孙策的回答,“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,然非纵横之人。其心有士谟,志经道义,贵重然诺,一以意许知己,死亡不相负。”

    他第一次理解了一句话,“士为知己者死。”

    但孙权不是孙策,也未必能有孙策那般宽阔的心胸,能容得下镇疆的大将。

    孙权接过幼烨递过的汗巾,将身上的汗擦拭后,穿好衣裳,一众人走入主帅的营帐之中,“有将军替我孙家镇守南境,孤信得过兄长,也信得过将军。这么些年,海昏六县平顺,山越始终不敢来犯,是将军的功劳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如此,孤此番前来,带了几位将军和都尉前来,就是想向将军请教治理山越之法,还望将军能够不吝赐教。”

    太史慈和帐下诸将对视了一眼,心中都在暗暗揣度孙权的意思。

    曹操刚借天子之名封了太史慈为扬州刺史,没过半个月,孙权就出现在了海昏,要说孙权单纯就是为了请教山越之事而来,这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彼此都心知肚明的试探,太史慈知道,孙权也知道太史慈知道。

    太史享正想出声说话,却被太史慈一个眼神劝退,只好把话憋了回去。

    孙权此次出行带了鲁肃、诸葛瑾、陆逊和黄盖,当然还有准备外放的幼煣。

    黄盖是诸将之中最年长的,论起资历来,比太史慈还要高一些,在孙家的所有将领之中算是非常有威望的,他见其他人都不敢开口,便索性第一个出声询问。
    第(2/3)页